【中豪新闻】袁小彬委员:住宅商品房 还得“长长个儿”

时间:2023/03/14 阅读:1628

当前,社会大众对房屋的需求逐步从“获得感”向“舒适感”转变。但我国住宅层高设计标准偏低,写字楼设计标准也停留在国民经济发展初期水平,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不及早调整住宅和写字楼层高标准,再过二三十年,现有建筑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舒适居住要求,也有可能成为另一种资源浪费。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袁小彬认为,推行更科学的层高标准势在必行。

 

我国现行的《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米,此高度房屋装修后1.7米以上人士举手即可碰到吊灯等装饰物,影响了居住体验和幸福感。袁小彬说,近年来,部分沿海地区已将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3.0米以上,住建部2022年3月公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要求新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但该规范至今尚未落地。

为此,袁小彬建议尽快推动住建部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实质落地,将住宅商品房(保障房除外)的建筑层高提高到3.0米以上,写字楼层高标准在现有标准基础上增加0.3米至0.5米。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3月07日 第 23 版)

 

关于增加住宅和写字楼层高标准提升建筑品质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对房屋的需求已从“获得感”向“舒适感”逐步转变。我国住宅层高设计标准偏低,写字楼设计标准也停留在国民经济发展初期水平,既无法高质量地展现我国现代建筑水平,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水平的需求。为推动我国建筑更加现代化、宜居化、人性化水平,推行更为科学的层高标准势在必行。

 

一、住宅和写字楼层高的现状及问题

(一)住宅的层高标准偏低,居住体验感差,不太宜居

现行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9)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m;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m;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m。因此,我国目前住宅层高普遍在2.8m以下。根据美国的住房统计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房屋层高普遍在10英尺(3.048m)以上,高于我国层高标准。


我国男性平均身高约1.7m,按手臂长度约70cm测算,房屋装修后举手即可碰到吊灯等装饰物,严重影响居住体验和幸福感。我国如不调整住宅层高标准,再过20-30年,现有的住宅层高将显得非常局促压抑,也不节能环保,容易沦为建筑垃圾,造成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


为提升建筑品质,部分沿海地区已经将住宅层高标准提升到3m以上,如2019年上海公布的《住宅设计规范》就将层高的上限从3.2m提升到3.6m。此外,住建部2022年3月公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要求新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m。但不知什么原因,该规范至今尚未落地。


根据专业测算,虽然层高每增加0.1m,房屋主体成本略为增加,但建筑品质将明显提升,并且更加环保,增加这点成本物有所值。

 

(二)写字楼的层高(净高)设计标准偏低,落后于时代发展,造成资源浪费

现行的《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T67-2019)第4.1.11条规定:有或无集中空调设施并有吊顶的单间式和单元式办公室净高分别不应低于2.5m或2.7m,有或无集中空调设施并有吊顶的开放式和半开放式办公室净高分别不应低于2.7m或2.9m。

即便是甲级写字楼,净高标准仅需达到2.7m以上即可。而国际上最近10年新建甲级写字楼的净高普遍在3.0m以上,远远高于我国的设计标准。


商务人士对办公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如写字楼的层高(净高)设计标准不能与时俱进,再过5-10年,现有写字楼将逐步落后时代,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

 

二、具体建议

(一)尽快推动住建部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实质落地

切实提升住宅层高标准,推进2022年《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落地实施,将住宅商品房(保障房除外)的建筑层高提升到3.0m以上。

 

(二)提高写字楼层高标准,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0.3m至0.5m

各类写字楼净高的设计标准提升0.3m至0.5m,将《办公建筑设计标准》第4.1.11条设计标准修改为:有集中空调设施并有吊顶的单间式和单元式办公室净高不应低于2.8m或3.0m;无集中空调设施的单间式和单元式办公室净高不应低于3.0m或3.2m;有集中空调设施并有吊顶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办公室净高不应低于3.0m或3.2m;无集中空调设施并有吊顶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办公室净高不应低于3.2m或3.4m。

2023年2月8日

相关专业人员

Baidu
map